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“三天两夜,饥寒交迫,深山里更是悬崖峭壁,我这帮兄弟太棒了,一直坚持到现在。”这是南宁消防救援人员发在朋友圈的一段话。1月5日,历经53个小时,南宁市消防救援支队多名消防人员终于将一名驴友从海拔约1300米的原始森林山峰中转移出来。
救援人员用担架将被困驴友转移出山。
救援人员肩扛担架上山展开营救。 ●登山爱好者摔伤被困森林 1月2日14时57分,南宁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,上林县大明山上水源龙头峰附近有一名登山爱好者摔伤被困山沟,请求救援。接到警情后,消防救援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处置。 龙头峰是大明山主峰,海拔1760米,是桂中南第一高峰,也是广西六大高峰之一,其山体周围数十公里荒无人烟,保持着完整的原始生态系统。
●恶劣环境下积极开展救援 在恶劣的环境下,救援队伍一刻也没有停歇,1月3日8时58分,历经11个小时不间断搜寻,救援队伍终于到达失联人员所在位置。 经侦察及询问了解,被困人员在登山时不慎失足滑倒摔下约15米深的山沟,致使腰部受伤,无法行走。受困位置坡度超过80°,海拔高度约1300米,临近溪流,常年湿滑且长满青苔,岩石高低错落不一,还伴有碎石滚落。救援行动面临踏空坠落、体力透支、救援时间长、海拔落差大等困难和风险,救援难度非常大。 梁永业根据现场情况,立即组织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展开救援。他们利用索降技术下降到被困人员所在位置附近,然后从旁边的山谷迂回靠近。 “被困人员所在的位置空间比较小,有很多杂草和石头,非常湿滑,我们的救援动作不能过大,既要保证自己的安全,也要避免被困人员受到二次伤害。”梁永业说。 经过一番努力,救援人员成功来到被困者身边,1月3日12时30分,开始利用多功能担架转运被困人员。 “我们抵达时,他身上盖着毯子,意识清醒,面对询问也能回应,这对我们的转运工作有很大的帮助。”梁永业表示,转运过程中,救援人员时刻关注被困者的状况,还给他喂了些食物。
●历经53小时成功接力转移 找到并将被困人员抬上担架并不意味着救援行动的结束。将一名失去行动能力的成年男子安全带出原始森林,比上山更加艰难。 为了安全下撤,救援队伍一边用镰刀清障开路,一边采取人力接力的方式救援。直线距离200米的路程需要走150分钟左右。寒风、悬崖、陡坡、饥饿……在这种情况下,救援队伍的每一步都充满了风险,许多路段旁边就是陡峭的崖壁,稍有不慎,整支队伍就可能跌落山谷。 1月3日23时30分,因天色已晚且山路崎岖,救援队伍体力消耗过大,为确保人员安全,他们原地驻扎休息,待体力得到补充后,继续前进。 1月5日2时10分,经过长达53个小时的接力救援,救援队伍终于将被困男子安全带出了深山并移交给医务人员。 据《南宁晚报》
来源:桂林晚报
使用道具 举报
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
关注0
粉丝10
帖子337